主頁 > 保健專題 > 潰瘍性結腸炎
 定義 |病因 |症狀 |診斷 |治療 |預防 |參考
   
潰瘍性結腸炎 : 病因
   
西醫 中醫
 

潰瘍性結腸炎多見於青壯年,亦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包括 5 歲至 80 歲不等,女性患者比男性多。這個病在世界各地都有記錄,高發地區包括英國、美國、北歐、澳洲等;發病率較低的地方為亞洲、日本及南美。

本病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涉及食物過敏、遺傳基因、環境、感染等。由於免疫系統障礙,自身對所謂過敏原反應過度,例如腸道中某些食品成分或微生物等,繼而引起大腸黏膜出現炎性反應,擾亂正常生理功能。

感染: 雖然有報導顯示對急性潰瘍性結腸炎使用抗生素能提高療效,但通過很多方法仍未能明確是那一種細菌或病毒致病,由此表示本病並非由單一致病原引起。某些可能性病原微生物,例如志賀氏桿菌、大腸桿菌等已進行過調查,但發現與病因無特異性關係。

食物過敏: 基於一部分病人表現有牛奶過敏症,因此認為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是重要因素之一。調查亦顯示約 20% 的病人在戒除奶類食物後,可以得到緩解。不過目前還未有充分的科學數據支持這個想法。

遺傳基因: 有證據支持本病與遺傳有關。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親屬比一般人更易發生類似的病況,而且約有 10 至 20% 的患者當中,其家中至少有一位親屬患有相同疾病。很多與本病相關的基因已被檢出,它們很可能引起代謝障礙以及結締組織毛病。

精神因素: 本病患者的病情,與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變化有關。有人認為情緒問題可致大腦皮層活動紊亂,通過植物神經系統,使胃腸道的分泌、血管活動反應失常,從而促成結腸黏膜的炎症、糜爛及潰瘍。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有稟賦不足、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情志不調等。各種原因影響脾臟運化水谷、水濕功能,及腸道傳導水濕和飲食代謝的功能,致濕熱內生,蘊結腸腑,導致反覆發作。中醫認為其發病機理如下:

大腸濕熱:素來脾虛弱,運化失常,積聚水濕並郁化熱邪,濕熱蘊結於大腸,致傳導失職而腹瀉;濕熱壅阻機則腹痛;腸道脈絡灼傷,脂膜腐蝕而瀉下赤白黏液,甚至便血;濕熱之邪耗損氣分則泄膿,若氣皆傷,則膿血兼見。

食滯胃腸:因飲食不節,導致脾胃運化失職。食積不化而腐敗,使糞便臭如敗卵;宿食阻滯腸胃而腹痛、腸鳴;濁氣下泄則瀉後痛減;濁氣上逆則噯腐酸臭、厭食。

肝郁脾虛:氣失泄,橫逆乖脾,而致大便鬆散便次增多,每因惱怒動肝而發病;氣滯則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時時腹痛欲瀉;肝脾不利,脾被濕困,則大便稀薄;肝郁化熱,傷及血絡,則性情急躁,大便混有膿血。

脾胃虛弱:脾虛清陽不升,運化失職,水谷雜下,導致大便時溏時瀉、便中出現未消化食物、沒胃口;氣虛血少表現面色萎黃、乏力;脾氣下陷則腹脹、肛門下墜感,甚至大便失禁。

瘀阻腸絡:泄瀉日久,導致腸絡血瘀。瘀血內停損傷腸道,引發腹瀉糞質稀少,兼混有黏液黯血;血脈不通則痛,痛處固定。

脾腎陽虛:久病傷及腎陽命門火衰,身體蒸騰推動不足,繼而發展為慢性頑固性病程。脾陽虛,胃關不固,形成腹痛腸鳴即瀉;腎虧則腰膝酸軟、胃腹部怕冷、小便清長。

總括而言,潰瘍性結腸炎不只是結腸局部的病變,而是全身性疾病,與臟腑功能障礙,陰陽失調關係密切。有學者認為氣滯血瘀亦具有重要意義。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因素。發病初期多為濕熱內蘊,病久及腎則出現脾腎陽虛,乃至陰陽俱虛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