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保健專題 > 肝癌
 定義 |病因 |症狀 |診斷 |治療 |預防 |參考
   
肝癌 : 治療
   
西醫
中醫

手術

肝癌常常沒有症狀或病癥,所以當確診時往往已不能完全手術切除。但屬早期發現病例,腫瘤只占據肝臟某部位,醫生可以切除兩葉肝臟的其中一葉或小部份稱為肝段。如果多個細小腫瘤在肝臟的不同位置,醫生亦只會切除這些腫瘤所在的肝段。肝臟是身體其中一個會快速再生的器官,切除大部份臟器亦不會影響他的功能或造成損害。不過如果腫瘤鄰近大血管就不能切除,因會損傷血管。

冷凍手術

是一種選擇性破壞身體組織的治療方法,通過冷凍手術,腫瘤不須切除,而是利用液態氮冷凍腫瘤組織,並讓該壞死的肝癌組織留於肝藏,讓身體通過代謝功能自行將已壞死的組識清理及吸收。冷凍手術常用於容易危害鄰近重要器官如血管的腫瘤上。直至目前為止,醫生們都認為這方法與手術切除的療效相同,兩種方法亦可以同時使用,使腫瘤組織盡量被清除。

化療

一種以高毒性藥物治療方法,經由血流(靜脈注射)或藥丸(口服)選擇性毒害生長中細胞,常用於不能進行手術的肝癌類型上;亦用於手術後消除肝內的剩餘癌細胞。化療藥物的作用是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但其他正常細胞包括肝細胞、紅細胞、免疫細胞亦同時受到影響,所以須限制劑量或使用最少損害的途徑,以減少副作用。為減少對身體其他部份的損害,手術時用管道插入肝動脈,使某些化療藥物可直接注入肝臟,令高毒性化療藥大劑量地達到腫瘤,以減少其他部位與毒性藥物不必要的接觸。

化學栓塞法

栓子由小叢細胞群、脂肪、纖維、血小板或異物組成,流經動脈和靜脈,最後堵塞該等血管。如果注射小栓子入腫瘤的動脈和靜脈中,受注射影響的腫瘤細胞會因失去營養和氧氣供應而死亡。化學栓塞法的技術是將富含化療藥物的細微物質注入腫瘤動脈,多用於治療多發性腫瘤的病例上。這方法有兩種功效:(一)停止腫瘤的血、營養及氧氣供應,(二)使腫瘤細胞浸淫在高毒性的環境中,加速壞死。這方法至今仍是試驗療法,但早期研究已指出它使原發性肝癌縮小及延長生存期。

腫瘤

供應腫瘤營養及氧氣的血管
用 脂肪、纖維、血小板 及化 療 藥物 制成栓子 阻斷腫瘤的血供繼而殺死腫瘤

酒精注射

純酒精(100%) 對肝癌有高度毒性。通常用乙醇直接注入肝腫瘤,使細胞乾涸及蛋白質分解。這方法可用于不適手術但腫瘤細小的病人。明顯地提高了生存率。一些醫院現正試驗將酒精和化療藥混合液注入腫瘤,以試驗是否更有效。

放療

放射治療是常用的癌症療法,以輻射線照射在腫瘤上殺死細胞。對肝癌較少用,因為不能保護對輻射敏感的正常肝細胞。有時放射治療會在手術中使用以殺死微細腫瘤,可增加清除率。

輻頻消融術

這是一種新治療法,以高溫(80-100 °C)將腫瘤逐漸地 "煮熟"殺死。由超音波引導薄針,經皮膚插入腫瘤。當插入腫瘤後,開放電源使針尖達高熱,以此燒死腫瘤。小於4厘米的細腫瘤可用此法。用這方案的好處是病人不需全身痳醉,副作用少,手術後可立即回家。 一項相同的技術,以光纖替代電針正在試用中,稱為間質激光凝聚術。

肝移植

只適用於早期原發性肝癌併肝衰竭的病人。將整個肝臟除去,換上健康的肝臟,那些肝臟多數是交通意外遇難者捐出。在適合的病例這療法非常有效,酗酒或乙型肝炎感染引起的肝衰竭都曾經非常有效。

免疫療法

免疫治療或生物治療是嘗試支持免疫系統自行抵抗腫瘤。現在正嘗試從病人體內提取物質,或製造免疫調節劑去增強及引導體內免疫系統抗癌。


 

肝癌的中醫治療主要按病人個別的辨證分型而決定治療的方向:

1.脾虛

治療主要以健脾為主。方劑舉例包括:

四君子湯
黨參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方中以黨參補氣為主藥,白朮健脾燥濕;茯苓利水滲濕;炙甘草則能調和諸藥。此四藥相互配合,是健脾益氣的名方。

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可稍作加減以加強行氣的效果。方劑舉例:

香砂六君子丸
黨參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半夏
陳皮
木香
砂仁

方中仍以四君子的其本方補氣益脾為主藥,此外再配以半夏、陳皮理氣、燥濕、化痰,以及木香、砂仁之疏肝、和胃、行氣的作用。本方特別適合脾虛而兼氣滯的肝癌病人。

2.腹脹﹝腹水﹞

香砂六君子丸亦可再作加減以治療腹脹,增加如下:

黨參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半夏
陳皮
木香
砂仁
車前子
大腹皮

除了補氣健脾的作用,方中的車前子及大腹皮更能進一步行氣導滯、利水消腫,以治療肝癌之腹脹。

3.氣滯

治療主要以消除中焦脾胃的痞滿,並恢復氣機。

枳實消痞丸
黨參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半夏曲
枳實
厚朴
黃蓮
麥芽

方中以枳實行氣消痞為君藥,以厚朴行氣消滿為臣藥,兩者互相配合以消除痞滿。半夏及乾薑均為辛味藥,中醫認為辛能散結消痞,這功用稱為「辛開」。黃蓮味苦及帶寒性,清熱燥濕而開痞。枳實、厚朴均為苦味藥,能降氣,並有助消除痞滿。最後全方以黨參、白朮、茯苓為輔助,健脾去濕,行氣消痞。

4.濕熱

茵陳蒿湯
茵陳
梔子
大黃

方中以茵陳為君藥,清利濕熱,消除黃疸。梔子味苦而寒,能清熱降火,引濕熱從三焦經退走,因為梔子歸三焦經,有通利三焦的作用。在中醫概念中,三焦乃為水液運行的通道。大黃味苦而寒,能苦寒降下,泄熱破瘀,導瘀熱由大便而出,因為大黃為歸大腸經之藥。

5.熱盛

白虎湯
石膏
知母
炙甘草

方中的石膏與知母均為寒藥。石膏甘、辛、大寒,能清除內盛邪熱。配以知母之苦寒,以瀉火及滋陰。甘草和護脾胃而和中,以防藥物過寒而傷脾。

6.血瘀

失笑散
蒲黃
五靈脂

方中的蒲黃及丕靈脂能活血袪瘀,散結止痛以治因血瘀而引致的肝區疼痛。

7.陰虛

三才湯
太子參
天冬
生地

方中太子參益氣生津;天冬能養陰清熱,潤肺滋腎;而生地則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三藥合用能有效改善陰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