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保健專題 > 糖尿病
 定義 |病因 |症狀 |診斷 |治療 |預防 |參考
   
糖尿病 : 定義
   
西醫 中醫
胰臟結構
胰臟
壺腹開口

12指腸


現今糖尿病這種疾病已變得愈來愈普遍,而病情也日見複雜。根據1994年在美國舉行的15次世界糖尿病聯盟大會報告,現在全世界約有1億7千5百萬的糖尿病患者。隨著對糖尿病了解的增加,近年來糖尿病的定義及療法與以往比較,起了很大的變化。以前醫生認為糖尿病只是一種血糖過高的現象,但現在發現糖尿病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疾病,包括脂肪、蛋白質和葡萄糖於人體內的分解代謝異常。現代醫學治療主張控制血糖以減少微細血管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同時控制異常的代謝如高血壓、高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以防止大血管的併發症如冠心病或外周動脈問題等。從前糖尿病是以發病年齡分類為兩型,青少年型及成年人型。但近年來在一些20至30歲的人發病率急劇增加,舊式分類方式已不適用。所以將病人歸類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雖然如此分型但很多病人在療程中同時服藥及注射胰島素。

現今糖尿病分類:

I 型糖尿病 :
病人體內胰島素分泌很少,不足應付日常身體所需。
II 型糖尿病 :
病人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或體內胰島素發揮不到功效。

其他間接性分類:


葡萄糖耐量異常(IGT)及空腹血糖水平異常(IFG):葡萄糖耐量異常及空腹血糖水平異常均指病人因其調節血糖的功能出現問題以致血糖水平比正常高,但兩項血糖異常現象於醫學上均未到達診斷為糖尿病的水平。有此表現的人如不控制血糖,十年內會發展為 II 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婦女在妊娠時驗出葡萄糖耐量異常,表示她的血糖有升高的危險,且在身體受刺激的狀態下將沒有足夠的胰島素應用。葡萄糖耐量測試通常在妊娠第二階段或之後進行。結果異常也表示婦女往後有發生糖尿病的危險。

人們普遍認為糖尿病是一種病情會持續惡化的慢性疾病,首先出現的是身體內的血糖調節機制異常(請參閱上文),形成體內血糖上升。胰臟會自動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引致血液內有高胰島素現象。但由於胰島素未能有效地調節血糖水平,相對形成胰島素不足以調節血糖的現象(下文簡稱為 "胰島素耐受")。以上情況多發生在 II 型糖尿病。最終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衰竭,完全沒有胰島素應用,就是I型糖尿病的典型模式。

II型糖尿病異常代謝

II 型糖尿病比 I 型糖尿病更常見。現時在美國的1千6百萬糖尿病人中,約90%至95%是屬於 II 型,而只有5%至10%屬於 I 型。流行病學研究指出 II 型糖尿病更常見於非洲種族、西班牙種族及亞洲種族及美國本地的美國居民。糖尿病也常見於太平洋島嶼的居民。而這些易感人士的病因可能是基因遺傳或已適應西方生活方式。


《 黃帝內經 》 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 全書分《素問》,《靈樞》兩部份,共18卷,162篇。

中醫學沒有糖尿病這個名詞,但在公元前二世紀《黃帝內經》古籍中已有詳盡的有關描述,如素問記載有 "消渴"、 "肺消"、 "膈消"、 "消中" 等名稱,并揭示該病發生于上層社會及貴族。《素問•腹中論》曰: "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 意思即多飲,多食,容易飢餓的疾病,都是發生在生活富裕的人士身上。其病因主要是飲食失調,如《素問•奇病論》云:"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意思即這些人進食過多肥膩甜點,肥膩的食物令體內燥熱,而高糖分的食物令體內中焦(脾胃的水液及氣的通道) 的運行不良,最後導致糖尿病。公元589~618年隋代•甄立言《古今錄驗方》中,更確立了消渴的定義: "渴而飲水多,小溲數,無脂似麩片甜者,皆"消渴"病也。" 意思即口渴多飲,小便頻繁,尿有甜味無脂肪,就可診斷為糖尿病。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理是體內津液(身體一切正常水份的總稱)損耗,引起燥熱旺盛;燥熱可以是外來的或由體內病理因素形成的例如環境因素、腎臟的水液及血不足等。產生病變的臟腑主要是肺、胃、腎。

臟主要負責身體水液的運行和分佈,當燥熱太旺盛灼傷肺臟,不能調節體內的水液運行及分佈時,會造成小便頻密、口渴多飲等糖尿病症狀。
負責接收及消化各種食物及飲料,當胃火熾盛會引致體內代謝加速,造成食量大、容易飢餓、大便幹結等糖尿病症狀。
臟調節人體水液代謝,腎陰虧損、體內虛熱及燥熱損害腎功能,造成 "氣化"不良(不能過濾體內水液,也影響膀胱開合),出現小便頻密並有甜味。

中醫觀點了解水液代謝

根據現代西醫學說,糖尿病是由於慢性高血糖及體內胰島素不足或完全缺乏所引起的一種代謝障礙。長期缺乏胰島素和高血糖而又不治療的話,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嚴重時可引致死亡。

西醫診斷糖尿病跟中醫的不同,中醫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如口渴多飲,多食及多尿,或同時伴隨消瘦。視乎病人的表現,在診斷一節中有不同辨証分型的討論。西醫學上兩個糖尿病人,在中醫學上可以有不同病証,治療手段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