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中醫看病 > 內科 > 中醫止咳 > 咳嗽的針灸療法
 
咳嗽的針灸療法

咳嗽的原因很多,如感冒、支氣管炎,也可能由肺結核,甚至肺癌所引起。要注意如果咳嗽持續幾星期,影響休息工作,最好找專業治療。

中醫認為咳嗽有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為六淫外邪侵襲肺系;內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擾肺。不論邪從外入或自內發,均引起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而作咳。針灸治療咳嗽,注重降肺氣,多選用胸背部的腧穴為主穴。

針刺或艾灸腧穴,有助疏通經絡,調節臟腑陰陽針灸刺激對呼吸運動有明顯影響,通過神經反射,使支氣管擴張,減少氣道黏膜分泌,改善呼吸功能。中醫師按照疾病的性質或發展規律,決定採用的具體手法穴位選配,來達到治療目的。針灸療法對咳嗽初發期療效較滿意,久咳患者最好配合其他療法。

針灸治療咳嗽的主穴選配

肺俞(Bl 13):肺之背俞穴,清瀉肺臟之病邪,肅肺氣,達到宣肺理氣止咳作用。
天突(Cv 22):屬任脈之腧穴,位於咽喉部,具有通利咽喉,平抑上逆之肺氣,可以止咳。天突穴的止咳作用明顯,民間常以提捏天突,或在此穴上刮痧、艾灸來止咳。

針灸治療咳嗽的輔穴選配

根據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的不同症候,辨証組配穴位。

風寒咳嗽
(咳聲重濁,痰稀薄色白,伴鼻塞,頭痛,惡寒,發熱)
列缺(Lu 7):肺經之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主治咳喘、咽喉腫痛、頭痛等。
合谷(Li 4):大腸經之原穴,與列缺相配,宣通肺氣,加強止咳作用。
大椎(Gv 14):為諸陽經督脈會合之處,疏泄陽邪而退熱。
風池(Gb 20):疏散表邪,清解感冒症狀如鼻塞流涕、頭痛、目痛。
風門(Bl 12):疏散表邪,治療感冒、咳嗽、哮喘、鼻炎常用穴。


*肺俞和大椎可加溫灸
風熱咳嗽
(痰黃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身熱)
曲池(Li 11):大腸經之合穴
尺澤(Lu 5):肺經之合穴,與曲池共同作用,引上逆之氣下行,以止咳。
少商(Lu 11):肺經之井穴,主治發熱、咽喉腫痛、咳嗽。
大椎(Gv 14):為諸陽經與督脈會合之處,可疏泄陽邪而退熱。


*肺俞和大椎可用點刺出血法
痰濕咳嗽
(痰多黏白,疲憊,胸脘滿悶,舌苔白膩)
脾俞(Bl 20):脾經之背輸穴,促進化痰祛濕。
豐隆(St 40):胃經之絡穴,專治痰多咳嗽。
太白(Sp 3):脾經之原穴,與豐隆相配,加強脾臟運化。
太淵(Lu 9):肺經之輸穴和原穴,又是八會穴。調暢肺氣,止咳喘。


*所有穴位可加溫灸
肺虛咳嗽
(咳喘無力,痰稀白易咳出,氣短,無胃口,疲憊,大汗)
列缺(Lu 7):肺經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主治咳喘、咽喉腫痛、頭痛等。
太淵(Lu 9):肺經輸穴和原穴,又是八會穴。調暢肺氣,止咳喘。
足三里(St 36):胃經之合穴,促進脾胃生化以益肺。
氣海(Cv 6):位於任脈上,具有生發陽氣作用。


*所有穴位可加溫灸


咳嗽針灸穴位
咳嗽針灸穴位 1
咳嗽針灸穴位
咳嗽針灸穴位 2
咳嗽針灸穴位
咳嗽針灸穴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