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中醫看病 > 內科 > 皮膚瘙癢症 > 中醫穴位刺激止癢
 
中醫穴位刺激止癢
 
針灸刺激 | 耳穴療法 | 肚臍療法

皮膚瘙癢經常發生,不但對患者的皮膚造成傷害,也可令人寢食難安,影響日常生活,有必要及時處理。中醫止癢方法很多,腧穴刺激是常用的療法之一,有時更能提供即時止癢效果。

中醫認為人體經絡系統把全身內外、臟腑、組織之間聯繫起來。外在皮膚病變反映了內在的臟腑、氣血、經絡問題。例如肝主目,發於眼部皮損與肝經有關;肝主鼻,發於鼻部的皮損與肺經有關;腎主耳,耳部皮損與腎經有關;脾主口,口瘡與脾經有關;心主舌,舌瘡與心經有關。參考經絡在體表部位的循行分佈,有助推斷相關的經絡臟腑情況,一般以最初的皮損表現為基礎。

經絡之氣血流量各有不同,某些皮膚病較難治癒,且常反覆,跟病位經絡之血氣多少有關。發生在多氣多血之經絡(胃、大腸)的皮損治療較易,發生在多氣少血之經(三焦、膽等)之皮損,恢復較困難。陽經皮損較易治易效,陰經皮損病程多纏綿。由此可預測皮膚病之始終難易,也可加以應用去掌握治療。

脾經 大腸經
脾經、大腸經

針灸刺激止癢

大量研究証明針灸刺激能調節神經系統,抑制皮膚炎症反應,鎮靜神經末梢,以抑制癢感。全身性皮膚瘙癢症針灸治療以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熄風止癢為原則。醫師多選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的腧穴。以下是皮膚瘙癢症的針灸案例。

針灸止癢方案 (I)
選穴:曲池(Li 11)、合谷(Li 4)、血海(Sp 10)、膈俞(Bl 17)、委中(Bl 40)、天井(Sj 10),用瀉法。
操作:針刺後提插、捻轉中強度刺激,留針15~30分鐘。急性發作者每日1〜2次,慢性者隔日1次。瘙癢與月經有關者,加關元俞(Bl 26)、肝俞(Bl 18)、腎俞(Bl 23),可於每次來月經前3〜5天開始治療。
分析:瘙癢以風邪犯於肌表為主,曲池、合谷同屬陽明經,可疏通肌表,清泄陽明;血海主血分病,配合谷、曲池,用瀉法,可疏風邪,清血熱;委中為血郄,膈俞為血之會穴,凡熱毒癮疹,蘊於血分等尤其適用;天井為三焦之合穴,有利三焦通調而宣郁熱。關元俞、肝俞、腎俞調理二脈。

針灸止癢方案 (II)
選穴:曲池(Li 11)、合谷(Li 4)、血海(Sp 10)、足三里(St 36)、膈俞(Bl 17)、風門(Bl 12)、肺俞(Bl 13)。 上肢及身軀瘙癢為主者,配 神門(Ht 7)、外關(Sj 5)、肝俞(Bl 18); 下肢瘙癢為主者,配 委中(Bl 40)、承山(Bl 57)、陰陵泉(Sp 9)、三陰交(Sp 6)。
操作:針刺後用提插、捻轉法中強度刺激,如能出現針感擴散和傳導療效較佳。每次留針20~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止癢體表穴位圖
止癢體表穴位
止癢體表穴位圖
止癢體表穴位

耳穴療法止癢

刺激在耳廓上的穴位來治療疾病。耳穴療法由單純的針刺方式,發展為埋針、埋丸、放血等,對多種皮膚病例如扁平疣、神經性皮炎等有一定療效。近年來耳穴療法多配合其他,如敷藥或艾灸法等,以加強經絡穴位的傳導作用,有助提高療效。

以下是一耳穴止癢方案:

選穴:神門、肺、枕、內分泌、腎上腺 (參考圖示)
用埋丸法:每日按壓4〜8次,每次5分鐘,三天換貼另一邊耳穴。用針刺:捻轉並留針15〜30分鐘,每日一次,每次選一側耳穴來刺激。急性者更適合劃刺或放血,在耳後劃刺,或耳後靜脈放血,隔日一次。

注意耳穴療法一般較安全,但如外耳有明顯炎症或病變,包括破損、感染及濕疹等,不宜採用本法。有出血傾向、貧血、懷孕期不可用耳針。


止癢耳穴
1. 神門 2. 肺 3. 枕 4. 內分泌 5. 腎上腺

肚臍又稱為神闕穴(Cv 8),屬任脈上的一個重要穴位。填臍療法可調理氣機,加強抗病力,促進體內環境的平衡。將藥物敷於臍部,通過經絡傳遞,激發神經調節,達到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提高功能,及止癢目的。臨床用於治療濕疹、瘙癢症、銀屑病等多種皮膚病。醫師會根據患者情況配製填敷藥料。以下是適用於止癢的藥料配方:

防風15g、白蒺藜15g、蛇床子15g、地膚子15g、白蘚皮15g、薄荷10g。磨細混合,裝瓶備用。
紅花、紫草、梔子、大黃各等量,磨研為細末,加冰片適量,混合均勻,裝瓶備用。
紅花、桃仁、杏仁、梔子各100g,冰片10g。將藥材磨為極細粉末,加入冰片粉,混合均勻,裝瓶備用。
當歸、白芍、地黃各30g;麥冬、遠志、生何首烏各20g;苦參、地膚子、白蘚皮、川楝子各15g;全蠍、蜈蚣各10g。將藥材加熱慢慢烘乾,然後磨為細末,混合均勻,裝瓶備用。

使用時,取藥末10g,加醋或凡士林調成糊狀,填敷於肚臍,蓋上紗布,膠布固定,每晚上藥12小時,次晨取走洗淨。在冬日時節,可外加溫灸10分鐘,以加強經絡傳導作用。

注意有血小板減少、懷孕、經期、局部濕疹等,一定要告知醫師,商討是否適合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