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草藥方劑 > 草藥集 > 甘草
>>名稱
>>來源
>>生產地
>>性味
>>活性成分或主要化學成分
>>中藥功效
>>傳統用途
>>藥理作用
>>毒性
>>用法及劑量
>>不良反應、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參考
甘草
 
名稱
拉丁名稱: Radix Glycyrrhizae
英文名稱: Liquorice root / licorice
拉丁學名: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中文名稱: 甘草
漢語拼音: gan cao
頁首
來源
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生用或蜜炙用。[1]、[3]
頁首
生產地
主產於內蒙古、甘肅、新彊及東北西部地區。[2]
頁首
性味
味甘,性平。歸肺經。[3]
頁首
活性成分或主要化學成分
甘草主要含甘草皂苷、甘草多糖、甘草多肽等成分。
頁首
中藥功效
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袪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3]
頁首
傳統用途

主治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3]、[4]

甘草能補中益氣
胃虛弱,表現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常與黨參、白朮、茯苓等同用;脾虛日久,中氣下陷,表現脫肛、內臟下垂者,加黃芪、柴胡、升麻合用。
甘草袪痰止咳,並可隨証作適宜配伍而廣泛應用
如風寒咳嗽,可配麻黃、杏仁;濕痰咳嗽,配半夏、茯苓;痰熱可配瓜蔞、貝母;燥咳可配沙參、麥冬。肺熱咳喘,可配石膏、麻黃、杏仁;寒痰咳喘,配乾薑、細辛、五味子。
甘草緩急止痛,常用於脘腹以及四肢痙攣抽痛
如陰血不足,筋失所養而攣急作痛者,常配白芍、當歸、雞血藤等;如脾胃虛寒,營血不能溫養導致腹痛者,常配桂枝、白芍、飴糖、生薑、大棗等。
傳統上,甘草用於調和百藥,緩和烈性或減輕毒副作用,常加用在藥性峻猛之方劑中
如一般瀉泄方劑中,會加入甘草以緩和硝芒、大黃的作用,避免其太過刺激大腸,產生腹痛等。另外,如方中組合之藥性不和,加用甘草可起協調作用。甘草味甜,常用作矯味,以減輕湯藥中的苦味,易於入口。
甘草清熱解毒,常用於熱毒瘡瘍、咽喉腫痛
治療熱毒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內外兼用;治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
炙甘草是治療氣血不足,心悸,心律不齊的主藥,常配合人參、阿膠、桂枝、生地、麥冬等同用,以提高效果。
中醫的臟躁多由虛或郁所致,主要表現有悲傷欲哭等神志失常問題。治療臟躁証,經常以甘草配伍浮小麥、大棗為基礎,再作辨証加味,以提高療效。
甘草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對於藥物、食物中毒,在無特殊解毒藥時,可試以生甘草濃煎頓服(整碗一口氣全部喝完),亦可與綠豆、黑豆、蜂巢等煎湯服。注意中毒嚴重者,須及時進行其他有效的急救措施。

現代中醫還用於愛迪生氏病、消化性潰瘍、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減少症、紫斑症、尿崩症、皮膚濕疹、皰疹性角膜炎、眼球鞏膜炎以及虹膜睫状体炎等。

頁首
藥理作用

 

頁首
毒性

 

頁首
用法及劑量
煎服2-6g,調和諸藥用量宜小,作為主藥用量宜稍大,可用10g左右;用於中毒搶救,可用30-60g。凡入補益藥中宜炙用,入清瀉藥中宜生用。外用:適量,煎水洗、漬;或磨粉調敷。[5]
頁首
不良反應、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噁心、胸悶、腹脹以及水腫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久服較大劑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腫、高血壓等。[5]
頁首
參考

1. 李家實主編《中藥鑒定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2月.
2. 趙中振主編《香港中藥材圖鑑》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2004年6月.
3. 雷載權主編《中藥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6月.
4. 陶御風編著《臨証本草》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5月.
5.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g/gancao.html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