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醫藥近況 >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中醫藥活動新聞剪輯
 

浸大癌症炎症研究中心獲二千萬元捐款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2010年11月9日

香港浸會大學獲伍絜宜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捐資港幣二千萬元,資助中醫藥學院--癌症炎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及發展。為鳴謝基金的慷慨捐資,浸大將中心命名為岑堯寬岑碧泉紀念癌症炎症研究中心。該中心於2009年成立,匯聚中醫藥學院的優秀研究人員,本港及海內外合作機構,攜手對本港常見的癌症作重點研究。

世衛專家在港舉行傳統醫藥大會
星島日報 2010年11月18日

2011-2020年西太平洋區域傳統醫藥地區策略專家顧問會議,由世衛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舉辦,香港衛生署協辦。是次會議旨在檢視西太平洋區域內傳統醫藥的最新發展和挑戰,繼而收集區域內國家和地區的意見,以草擬未來十年的策略。香港衛生署署長林秉恩獲推選為是次會議的主席,他表示區內需要一同努力推動傳統醫藥的政策制訂,將傳統醫藥融入醫療系統。新的策略將確保傳統醫藥成為區內的醫療衛生重點,並得以安全和適切的使用,使公眾獲益。

中醫針灸成功入遺
文匯報 2010年11月18日

繼《京劇》成功申遺,《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中國活字印刷術》及《麥西熱甫》被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另一項目《中醫針灸》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率團與會的中國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表示,中醫針灸和京劇獲得通過,是對中華文化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認可。他說,申遺成功僅僅是一個開端,今後更應學習借鑒國際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驗,提升社會、民眾等對非遺的保護意識和熱情,把中國非遺保護工作做得更好。

麻子仁丸治便秘勝西藥
文匯報 2010年11月22日

香港浸大與中大合作進行的臨床研究發現,中藥複方麻子仁丸有效治療功能性便秘,81%患者服藥後1個月排便次數明顯增加,排便費力和腹脹等不適症狀得以舒緩;停藥後,50%患者認為藥效持續,較西藥停藥後即故態復萌優勝。是次研究已於美國權威腸胃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刊登。麻子仁丸為傳統中藥複方,自漢代已用作治療便秘,實証便秘尤其有效。

23項針灸國家標準已發佈
健康報網 2010年11月24日

中國已制定發佈23項針灸國家標準,其中《針灸技術操作規範艾灸》、《耳穴名稱與定位》、《針灸技術操作規範頭針》和《針灸針》4項國家標準正在申請轉為國際標準。目前,還有6項針灸國家標準正在報批過程中,有望明年正式頒佈。同時,帶狀皰疹、抑鬱症、偏頭痛、貝爾面癱和中風後假性球麻痹5個病種的針灸臨床實踐指南草案已經通過專家驗證,中、英文版的《針灸分冊》計劃於明年出版發行。

網路靶標有望闡釋中藥方劑藥效
科學網 2010年11月25日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李梢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疾病生物分子網路的系統建模與調控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其階段性成果「基於網路的藥理組與基因組關聯的藥物靶標識別」在《PLoS ONE》發表。該網路靶標新方法可闡釋中藥方劑的作用機理。

三成中藥材年漲一倍以上
騰訊網 2010年11月27日

中藥協會藥材信息中心顯示,自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有28%的中藥材漲幅在51%~100%,漲幅在21%~50%和101%~180%的均佔22%,漲幅在181%~300%的藥材品種佔6%,漲幅超過300%的品種數量佔2%左右。從個別品種看,太子參漲612%,五加皮漲536%,北沙參漲306%,薑黃、桔梗、紅參、黨參、白芍也有200%左右的漲幅。

30種小膏藥名單有望納入醫保
新華網 2010年11月27日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公佈首批30種傳統小膏藥名單,正與相關部門協調,力爭將小膏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傳統小膏藥即臨床效驗方,屬於院內製劑,目前患者只能在研發配製醫院及其相關的對口支援社區醫院購買到。首批名單皆是臨床應用20年以上、劑型應用方便、療效確切、安全穩定、價格相對低廉的中藥傳統制劑品種。北京地區二級以上中醫醫院、綜合醫院示範中醫科建設單位共計48家,都將參與小膏藥重現工程。

專家呼籲構建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合作長效機制
新華網東盟頻道 2010年11月30日

在第三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上,專家呼籲深化中國與東盟區域傳統醫療合作,通過建立醫藥信息平台和資源研究平台等途徑,構建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合作長效機制。中國和東盟各國具有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和自己的傳統醫藥,並在保障各國民眾健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雙方傳統醫藥交流雖然歷史悠久,但多數是自發的、民間的,未能形成長效機制。專家還建議,對有關藥用種質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座談會、研討會、互派科技人員訪問考察等方式對各國的傳統醫藥進行宣傳和交流,對藥用資源進行合作與開發。


編輯:
Rose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